从《挪威的森林》开始接触村上春树的作品,虽然去年也在“北京不止读书会”听别人聊过村上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但其实那时并没有读,直到最近才真正读完这本写他自己的跑步随笔。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他跑的好多。每天十公里的跑量我是望尘莫及,几乎每次都是四小时以内的马拉松成绩更是让我这个二十几的小伙自愧不如。
曾经有很多人问我,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其实大部分时候真的什么都不想,只是戴着耳机听歌,途中看到和我速度差不多的人就一起迈步向前,跟不上了就放弃追赶,嫌他速度慢就大步超越;当确实有事情想的时候,跑着跑着也不再去想了,或者还是事情的原本状态而没有进一步思考。很多人觉得跑步很枯燥,除了跑以外就没有了其他动作,但其实跑步时所看到的、听到的、以及引发的联想,这些东西都会使跑步更加有趣。每次身边一起跑的人会不一样,看到的事情会不一样,或者偶尔换一下跑道欣赏路旁不同的景色,将这些当作跑步时的小确幸也着实不为过。
跑步也是一件很有哲学韵味的运动。有句话叫“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体会这句话最深的时候是在2014年的北马。我和同校的小伙伴们一起出发,然而在十公里饮水处走散。从十公里到半程终点,一直跟着一个在外放音乐的大叔,边听歌边跑感觉身上充满了力量。可是到25公里后渐渐赶不上大叔的脚步,随后一直到全程的终点都是自己一个人尽全力地跑,被很多人超越,也超越了很多人。联想到自己的经历,从小到现在有的人只是在一段时间内相识就再也没见过,有的人却是一路陪伴,更多的只是身边的人来来去去,最终也将只剩下自己迎接终点。
村上说跑步和写小说一样需要耐心,对我来将跑步和写文章一样都要扎实稳进。一点一点地想一段一段地写才能完成预想的目标,一步一步地跑才能达到的运动量。跑步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还算强壮的身体,还有一份承受寂寞脚踏实地向前走的心态。
以下是从书中摘抄的句子。
希望能遇到更多喜欢跑步也喜欢读村上的人。
村上说跑步和写小说一样需要耐心,对我来将跑步和写文章一样都要扎实稳进。一点一点地想一段一段地写才能完成预想的目标,一步一步地跑才能达到的运动量。跑步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还算强壮的身体,还有一份承受寂寞脚踏实地向前走的心态。
以下是从书中摘抄的句子。
说起来,我这个人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表达得准确一点,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一人默默地跑步也罢,四五个小时伏案独坐,默默地写文章也罢,我都不觉得难熬,也不感到无聊。这种倾向从年轻时起便一以贯之,始终存在于我的身上。和同什么人一起做什么事相比,我更喜欢一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是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许多许多来。
当受到某人无缘无故(至少我看来是如此)的非难时,抑或觉得能得到某人的接受却未必如此时,我总是比平日跑得更远一些。跑长于平日的距离,让肉体更多地消耗一些,好重新认识自己乃是能力有限的软弱人类——从最深处,物理性地认识。并且,跑的距离长于平日,便是强化了自己的肉体,哪怕是一点点。发怒的话,就将那份怒气冲着自己发好了。感到懊恼的话,就用那份懊恼来磨炼自己好了。
优秀的侦探小说家雷蒙特~钱德勒曾在私信中说过:“哪怕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我每天也肯定在书桌前坐上好几个小时,独自一人集中精力。”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我完全能理解。钱德勒通过这么做,来提高职业作家必需的膂力,静静地提高士气。这样一种日常训练对他必不可缺。
我这样告诫自己,几乎一心一意地想着这几句话,坚持了下来。倘如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也许就会在途中因为苦痛而崩溃。“自己”这一存在的确在这里,与之相伴,“自我”这一意识也在。然而我努力将它们看作“便宜的形式”。这是一种奇妙的思考方式、一种奇妙的感觉,因为这是拥有意识的人试图去否定意识。我不得不将自己驱赶进无机的场所里去,即便只是一小步。我本能地悟出,唯有如此,才是存活下去的唯一出路。
不管奔跑速度降低了多少,我都不能走。这是原则。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则,哪怕只有一次,以后就将违背更多的原则,想跑完这场比赛就难上加难了。
不论到了多大年龄,只要人还或者,对自己就会有新的发现。不论赤身裸体地在镜子前站立多长时间,都不可能映出人的内面来。
成绩也好,名次也好,外观也好,别人如何评论也好,都不过是次要的问题。对于我这样的跑着,最重要的是用双脚实实在在地跑过一个个终点,让自己无怨无悔:应当尽的力我都尽了,应当忍耐的我都忍耐了。
希望能遇到更多喜欢跑步也喜欢读村上的人。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