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做关于稠油蒸汽驱的数值模拟时,采用的井距为角井到中心井141m的五点井位,五口井先进行蒸汽吞吐,后进行蒸汽驱(中心井注汽,角井采)或者泡沫驱。(1)一个理想的初次开发的油藏模型,油藏压力13.3MPa,无边底水,油藏温度65摄氏度,层位深度为1300m,储层厚度12m,孔隙度0.2,水平渗透率2600md的储层,那么进行吞吐的时候注汽、闷井、采油的天数分别是多少?吞吐周期多少合适?
(2)后续蒸汽驱时采油井是连续采还是间断采,注汽井是连续注还是间断?
(3)如果是间断的话时间安排上遵循什么原则?或者凭经验各井措施应该是怎么样的?(比如注的量、注的持续时间、停注的时间等)
附:原油粘度温度关系为:
|
---|
解答:
(1)依据提供的信息,该油藏为一个粘度较低、高渗的普通稠油油藏,如果考虑溶解气,粘度将会更低,原油在储层中流动没有任何问题。因此,该区块注蒸汽吞吐时蒸汽的作用除了加热原油,另外一个更大的作用就是吞吐引效。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油藏能量,如果没边底水,那么能量就主要与溶解天然气、区块大小密切。如果能量充足,由于蒸汽吞吐更主要的是吞吐引效,生产周期至少在1年以上,如果溶解气少、区块不大,那么吞吐的有效期3-6个月,后续的继续生产实际上就是冷采。吞吐周期数完全取决于能量,从油藏压力下降到5MPa左右,这个你可根据现场实际生产的油藏压降速度与数模结合起来确定;吞吐时,注汽量每米油层100-150t,依据吞吐周期逐渐增加。关于注汽量,实际上到目前,我个人认为,国内外没有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至少给出注汽参数时没有把温度场的发育、消减结合原油在油藏条件下的渗流特性以及油藏能量等过程加以描述。
(2)焖井的时间一般3-6天,根据井口压力来定,你这个区块注汽后焖井3d差不多。
(3)关于蒸汽驱,目前油藏地质或者说搞开发的给出的都是连续驱,我不赞同连续驱,因为蒸汽驱最大的问题是窜,一旦窜了,连续驱将会造成热量的无效驱替与损失,所以,我主张间歇驱,至于间歇的参数,这个实际上要通过数值模拟根据注汽过程热量交换、温度场发育等来确定,现场方案一般都是连续驱,但实际上由于作业等因素,也是被动的间歇驱。我认为粘度越高、非均质性越强的油层越容易窜,越需要间歇蒸汽驱,这个区块粘度低,窜的程度小,但不确定此区块非均质程度如何。所以,此区块可连续驱,也可间歇时间短的间歇蒸汽驱比如注4个月停1个月的间歇蒸汽驱,具体参数需要数模来定。蒸汽驱生产井一般来说是连续生产,只有发生窜了以后,需要降低生产参数甚至关井,此区块窜的程度要比一般绝大多数稠油区块要低得多。
Comments
Post a Comment